HBOTTV-HBO中文影视是一个致力于免费提供HBO影剧的流媒体播放平台–HBO中文网 HBOTTV | HBOTTV.com HBOTTV-HBO中文影视是一个致力于免费提供HBO影剧的流媒体播放平台–HBO中文网 HBOTTV | HBOTTV.com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陷舆论迷局:创作与观看的三重“错位”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11   浏览次数:523

暑期档首部全明星大片《酱园弄·悬案》(下文简称《酱园弄》)上映后陷入口碑票房双低迷。这部投资超过3亿元,集结章子怡雷佳音、赵丽颖、杨幂等20余位明星的作品,上映前备受瞩目,最终票房预测不足5亿,豆瓣开分5.9,创下导演陈可辛职业生涯最低分。
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海报

电影真的这么差吗?《酱园弄》在视听美学与演员表演层面展现出相当水准,只是它在“导演表达”和“观众期待”之间确实存在“错位”。影片试图在历史语境与女性命运之间建立深度勾连,让时代成为理解女性处境的注脚,但多数观众更渴望一个戏剧张力强烈、张扬女性主体性的“杀夫”故事;全明星阵容本意是票房保障,却因角色过多、戏份分散而被观众指责“为了角色加戏”,而明星粉丝为戏份和表演的撕扯亦反噬作品本身;拆分为上下部的叙事策略本意是提升节奏,却因缺乏明确的高潮和完整性让观众诟病“大型预告片”……

在电影行业上升期,这种“错位”并非不可忍受,而在愈发严苛的电影舆论中,丝毫“错位”的存在都可能让电影在舆论中遭遇“灭顶之灾”。这折射出中国电影当前面临的一个共性困境,就像编剧宋方金所言:“电影现在陷入了最可怕的境况,表现在:一、似乎人人都带着一种看过时物事的态度谈论电影;二、群槽电影成了一种正确,看过没看过都骂得理所当然义愤填膺;三、饭圈深度介入电影评价,引领风向;四、创作者进退失据不知道该怎么留住观众。”

“杀夫”故事,还是时代批判?

《酱园弄》改编自1945年上海一桩真实杀夫案。该年3月,住在酱园弄85号二楼的詹周氏,用菜刀将丈夫詹云影砍杀并碎尸,装在皮箱里。血水从地板滴到楼下住户的脸上,案件由此曝光。“酱园弄杀夫案”迅速轰动上海滩,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,街头巷尾议论纷纷。
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剧照

詹周氏江苏丹阳人,自幼为孤儿,9岁到上海当丫鬟,21岁被主家许配给典当行伙计詹云影。婚后詹云影沉迷赌博,常有外遇,还对她施暴。为维持生计,她想去香烟厂工作,却被丈夫阻止,家中财物变卖殆尽。案发当晚,积压9年的怨气爆发,她持刀行凶。最初的舆论一边倒地谴责詹周氏,媒体将她描绘成“当代潘金莲”,猜测她必有奸夫协助,否则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杀死高大的丈夫?1945年5月,法庭一审判处詹周氏死刑,这起案件似乎只能以“恶妇伏法”的结局收场。

上海女作家苏青站了出来,1945年6月在杂志上发表《为杀夫者辩》一文,文中详细叙述她的遭遇:幼年失怙、被迫嫁人、婚后两个月丈夫外遇、遭家暴、帮丈夫处理小三事宜、自杀未遂等。苏青指出,詹周氏是旧思想女性,无路可走才选择杀人,呼吁重新量刑。关露发表《詹周氏与潘金莲》,批判“淫妇可杀”的论调。越来越多人开始同情詹周氏。正值社会局势动荡,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,汪伪政权随之瓦解,案件迎来真正的转机。詹周氏杀夫案正处于上诉阶段,原判死刑尚未执行,国民政府接管后重新审理此案,在律师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,詹周氏继续提出上诉。1948年2月,法院最终将詹周氏的刑罚从死刑改判为15年有期徒刑。

更多观众对《酱园弄》的期待,是一个关于女性觉醒的激昂故事——一个被压迫的女人如何忍无可忍、奋起反抗,如何从逆来顺受走向抗争,又如何在其他女性的声援下争取正义。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女性叙事,但又不止于此。它讲的是一个发生在1945年的杀夫故事,“时代”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主角。彼时的上海处于特殊时期,战争尾声、政权更迭、思想碰撞,各种矛盾交织。詹周氏杀夫和一审死刑时,汪伪政权已摇摇欲坠,日本战败在即;8月,日本投降、汪伪政权覆灭,社会秩序剧烈动荡,正是这种混乱为詹周氏开辟了生路——政权更迭带来的司法真空,为后续改判创造了可能。

就像陈可辛在接受采访时所说,“我在电影里要讲的不是这个事情的悬和奇,而是大时代改变了,让这个人活下来了”“詹周氏当初之所以被释放,不是因为她无罪,而是因为政治原因,她活下来了”……这是《酱园弄》的创作意图——将詹周氏的命运与时代巨变紧密交织,时代转变如潮水,个人命运在其中起伏,生生死死带有极大偶然性。

为了体现出时代性,电影刻画了丰富的群像。雷佳音饰演的薛至武是日伪警局副局长,代表末世中腐败的权力体系。他对詹周氏的“执着”并非不可理解,因为他从来都是唯我独尊、逆我者亡,他无法相信有人敢违逆他、让他丢了面子,竟然还能活下去,他不惜一切要詹周氏死,他不能“输”,这是末路者的癫狂。他滥用职权、刑讯逼供,将公权力化为封建父权的延伸,打压的是女性,也是一切弱者;李现饰演的小湖北张宝福,是一部分市井底层男性的缩影,他靠放债、牵线搭桥混饭吃,帮詹周氏介绍工作,转头又拿这事要挟她,占她便宜。他通过践踏更弱势的女性获取虚妄的权力感,却被上层阶级碾碎,被薛至武的一句话决定生死。这是旧社会弱肉强食规则的微观写照,权力像一张大网,从上到下都在压迫弱者——女人被丈夫打,没人管,被权力冤枉,也没处说理。虽然薛至武的结局如同汪伪政权一样走向覆灭,但不受限的权力的恐怖内核始终如一,并不会因为薛至武的倒台而消失。
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剧照

杨幂饰演的王许梅与詹周氏的命运形成对照。她原是上海滩识文断字的舞女,因庇护“政治犯”入狱。在乱世中,她以所谓的女人三件宝“脑子、奶子、肚子”为生存武器。她有“脑子”,把报纸新闻转化为情报,甚至通过分析时局预判日军败局。她清楚男性权力对女性身体的觊觎,与典狱长“勾搭”,“奶子”是她换取报纸、食物等资源的筹码。“肚子”是她最后的求生手段。1945年日军败局已定,她意识到政权更迭可能带来的清算,便试图通过假怀孕换取缓刑。她的悲剧性在于,纵然她精通男权社会的规则、将女性的一切作为资源去交换生存的机会,终究倒在黎明前夜,因为那个混乱的末日,时代就是“翻云覆雨手”。詹周氏因为时局动荡活了下来,王许梅却因同样的动荡被匆忙处决。女性的境遇虽然有相同的罪恶渊薮,但她们的生与死,有时只差一场偶然。这种偶然,是旧时代对女性的系统性压迫的必然,也是个体在历史巨轮前的无力与悲哀。

沈佳妮客串的报社主编吴玲,同样是因为“偶然”活了下来。她是追求真相的知识分子,因坚持揭露汪伪政权的黑暗而入狱。尹昉饰演的副主编张言表面上是吴玲的同僚,实则暗中投靠权贵,他试图用五根金条贿赂薛至武,买通对方在狱中杀害吴玲以绝后患。薛至武在对吴玲进行一番羞辱后放了她,并不是因为薛至武爱国或者钦佩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,而是因为在他与张言谈判的条件里:五根金条是放人,十根金条才是杀人。吴玲的生或死,同样取决于掌权者的一念之间。

詹周氏杀夫,以及之后的不认罪,是被挤压到极限时女性主体性的迸发。可当这主体性的显现,最终要靠政权更迭的缝隙、司法体系的动荡来托底——改判的关键不在于罪与非罪、反抗与否的逻辑,而取决于政权更迭、权力者一念之差时,时代的荒诞性才被彻底撕开。这不是女性主体性的消解,而是对乱世/末世更锋利的批判。

电影的时代批判与很多观众的预期形成“错位”。这不是主创者的错,也不是观众的错,而是关注点不同,这种“错位”本是创作与接受的正常差异。可惜,一些批评者认为电影此举是“蹭女性热点”“消费女性”“对女性吃干抹净”,对电影的指责成为某些讨论的主轴,观众也就更无心领会主创者的表达。

为明星加戏,还是明星为角色服务?

《酱园弄》上映前,引人瞩目的不只有剧情,还有它的演员表——章子怡、雷佳音、赵丽颖、杨幂、易烊千玺、王传君、梅婷、大鹏、李现,等等,集齐了影视圈的半壁江山。“全明星阵容”在国产电影里并不鲜见,大导演、大制作、大明星的组合一直是票房保障。

全明星阵容最直接的好处,是提升票房号召力。观众可能因为喜欢某位演员走进影院,当一部电影集合了多位人气明星,吸引力自然成倍增加。全明星电影也更容易引发话题讨论,让电影宣发事半功倍。若从创作角度看,全明星阵容能丰富角色表现,好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有时能弥补剧本的不足……在电影市场持续面临流媒体冲击与观众审美疲劳的当下,制作方仍倾向于用星光填补投资的不确定性,观众在选择影片时也更易被熟悉的面孔吸引,这种供需惯性使得全明星策略在国产大片中仍占据主流。当然,全明星策略也存在争议,譬如明星高额片酬或挤占制作经费;部分电影依赖明星光环,忽视剧本打磨;而随着观众审美提高,单纯靠明星撑场面的电影越来越难成功……所以,如今片方更注重演员与角色的匹配度,并努力平衡明星效应和内容质量。
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剧照

《酱园弄》的全明星阵容是这一市场趋向下的产物,作为一部投资高昂的电影,明星效应能扩大电影的话题度、尽可能打开市场。大量使用明星,本身也是陈可辛的一个创作特征。从《甜蜜蜜》《中国合伙人》到《如果·爱》《投名状》《夺冠》,他的每部电影就像一场华语影坛的群星盛宴。与某些导演把明星当花瓶不同,陈可辛擅长挖掘明星身上不为人知的特质,在他镜头下,那些被定型的面孔展现出全新的可能性,这种点石成金的能力,让他的全明星阵容不只是商业噱头,而是看点。何况,结合《酱园弄》的创作立意,杀夫案的背景是1945年动荡的上海,涉及警察、记者、狱友、邻居、权贵等多个阶层,还原那个鱼龙混杂的时代需要众多角色填充,全明星策略也合情合理。因为目前上映的只是上部,不少角色因为戏份太少完成度不足,但就演员表现来看,《酱园弄》的全明星里没有谁是明显拖后腿的。

然而,一些观众不能接受电影的群像叙事,这也是前文所阐述的第一重错位。这时,观众难免质疑:究竟是电影的群像叙事,需要那么多明星来出演,还是因为邀请了这些大明星,所以创造了这些角色,加了这些戏份,以至于淡化和稀释了詹周氏的叙事?这是电影的第二重“错位”。

这种质疑,在明星接连塌房、舆论要求明星成为“道德标兵”的环境下,自带一种“正确”的光环——骂资本操控、流量至上,又能宣泄情绪又很安全。一些网友先入为主地认定,这些明星角色都是硬塞进去的。一旦这种观点成为主流,电影的任何缺点都会被归咎于“明星塞太多,毁了好故事”。不管看没看过电影,骂电影的全明星阵容都是通行的社交货币。

让片方始料未及的,还有饭圈文化对电影评价体系的全面介入,甚至逐渐成为左右舆论风向的关键力量。这一现象在《酱园弄》的宣发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。从官宣伊始,两位85后女明星的粉丝便围绕角色、番位等问题展开激烈争夺,电影公映后,这场争斗迅速蔓延至影片的公共评价领域。比较演技的“技术帖”充斥社交平台,但核心目的并非客观讨论,而是为自家偶像争夺“高光时刻”的话语权。处于下风的一方粉丝甚至给电影打一星差评,其逻辑已演变为“宁可毁掉作品,也不让对家获利”。片方原本期待明星流量能转化为市场热度,却未料到粉丝将祸水引向电影本身,坐实“明星毁掉电影”的指控,让影片进一步卷入舆论漩涡。

拆分上下两部,是否以完整性为代价?

《酱园弄》的推进过程,一波三折。2015年,陈可辛读到詹周氏杀夫故事,想改编电影,他很快联系章子怡,希望她出演女主角詹周氏,章子怡答应了。但当时商业片市场没容纳罪案片的空间,项目暂停。疫情期间,陈可辛觉得故事体量适合拍成4-6集电视剧,4-5小时时长,用电影拍法做精装剧,又因国产剧长时长模式受阻,改回电影,删减内容后启动拍摄。2023年,剧组在上海闹市找到百年弄堂实景,开始了拍摄。2024年5月,电影入围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。

不过,戛纳放映的150分钟版本引发争议,不少影评人指出影片叙事节奏失衡,薛至武戏份过多,甚至盖过詹周氏的成长线,以至于章子怡在戛纳的发布会上,公开对戏份被删表达不满。电影没有在去年暑期档趁热打铁上映,片方根据戛纳的市场反馈对影片进行重新剪辑,最终将影片拆分为上下两部,目前上映的《酱园弄·悬案》为上部,时长96分钟。此举背后既有对电影完整性的考量,也有对市场风险的权衡。诚如前文反复提到的,电影想展现1945年上海的时代图景,詹周氏的命运是时代的一个缩影。若拍成一部电影,时长受限,很多内容难以完整呈现。戛纳150分钟版本引发争议已经足以说明,若强行压缩成一部电影,将牺牲角色塑造和时代氛围的渲染,得不偿失,若匆忙上映观众一样会骂。何况从市场角度看,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,排片和观众接受度都会受影响。所以,拆分成上下两部,既能保证故事完整,也能通过第一部吸引观众为第二部预热,争取利益的最大化。

但副作用也很明显。对比《长津湖》《志愿军》这类系列电影,它们从一开始就明确分上下部,观众有心理预期,《酱园弄》原本是一部电影,是为了“补救”临时拆成两部,第一部收尾的时候并未来到剧情的高潮,悬念悬而未决,比如詹周氏如何杀夫、警察是否找到头颅、詹周氏如何逃脱死亡裁决等等。这种“断章”让电影招致一部分观众“超长预告片”的批评,甚至不少人认为电影此举是为“圈两回钱”。这又是一重“错位”,电影分为两部上映的动机,并不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“圈钱”标签可以概括的。

而换个角度看,《酱园弄·悬案》并非不完整。它已展现了詹周氏从逆来顺受到觉醒的过程(虽然呈现效果见仁见智),也通过社会各个阶层的各色人物,营造出1945年上海的压抑氛围。下部将聚焦战后政权更迭,詹周氏的命运转折,更充分体现詹周氏“逃死”源于时代的“偶然”。因此,尽管上部争议不断,仍有部分观众与影评人呼吁“等待下部再做评判”,这种大时代的群像叙事需要上下部的篇幅才能完整展开。

问题是,如今的电影舆论环境,能够容得下如此的“错位”吗?舆论愿意给出耐心吗?


《酱园弄·悬案》剧照

春节档过后国产电影市场,像被按下慢速键。多部新片票房遇冷,连带着舆论场也弥漫着焦躁气息。这种萧条里,《酱园弄》的遭遇格外刺眼,也映照出当下电影市场的深层困境,特别是,现在的电影舆论场已经变成角斗场,观众对电影“错位”的容忍度越来越低。短视频正在重塑观众的娱乐习惯,长视频和电影等娱乐形态都遭遇巨大冲击,电影愈发难以吸引观众;网络世界的戾气,让明星成为敌对情绪的载体,吐槽电影成了安全的宣泄口,不管看没看过,跟风骂一句“烂片”就能显得自己清醒,群起吐槽电影成了某种潮流;饭圈的对立,也让电影舆论变得越来越极端,电影本身的好坏更加没人关心……种种因素混在一起,越来越多观众离开电影院,创作者也愈发如履薄冰——太商业被骂庸俗,太艺术被嫌晦涩,用明星是噱头,用大量明星引起粉丝对抗,不用明星没吸引力……创作者左右为难,喜欢电影的观众也失去了好好看片、好好讨论的空间。

《酱园弄》困在这样的舆论迷局里,这不只是它的际遇。《酱园弄》下一部能否冲出舆论重围?没人知道答案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国产电影的舆论处境如此苛刻,“群槽电影成了一种正确”“饭圈深度介入电影评价”,票房扑街成为常态,这将是电影产业的深刻危机。希望创作者能沉下心打磨作品,尽可能少一些“错位”(特别是恰当使用明星策略,预判到可能的饭圈乱象),也希望观众能多些包容,看过电影再“开麦”,并让讨论回归电影本身,而不是充当“道德警察”、急于给电影做价值判断。只有当创作与舆论都走向成熟,国产电影才能真正迈开步子,走出更开阔的路。


THE END
11
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
登录账号
公告

hello~

HBOTTV全蓝光画质,无广告,极速播放

如果您喜欢,请分享给身边的好友

APP,TV移动客户端正在开发中

《备用网址:HboTtv.Net》

《备用网址:HboTtv.org》

《备用网址:HboTtv.Tv》

《别忘记加入飞机群》